中电华星获电源数字化管理核心专利 引领高可靠电源技术革新
近日,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"电源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"发明专利证书(专利号:CN202411132697.8),标志着华星在高可靠电源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。作为国内高可靠电源行业领军企业,此次专利的获取进一步巩固了中电华星在轨道交通、通信基建、AI算力等高端电源应用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。
二十五年技术积淀 铸就行业创新标杆
自2000年成立以来,中电华星始终专注于高可靠电源技术的研发与创新。公司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,更凭借"广东省轨道交通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"的研发实力,构建了涵盖ISO9001、国军标及IRIS22163铁路行业国际认证的三重标准体系。此次获得的专利是公司累计4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现了中电华星"技术立企"的发展理念。
专利技术解析:构建智能电源管理新范式
本次获得授权的专利技术聚焦电源系统的智能化升级,通过三大创新维度重构电源管理逻辑:
1. 场景自适应调节技术
系统可实时获取设备应用场景数据,智能匹配最佳工作参数,在轨道交通设备突发负载、AI服务器算力激增等复杂工况下,实现毫秒级参数优化,较传统电源管理效率提升60%以上。
2.双阈值动态调节机制
创新性提出"上限阈值+下限阈值"的复合调节模型,在确保电源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,可根据用户操作数据和环境参数进行动态调节。实验室数据显示,该技术可使电源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提升45%,能耗降低30%。
3. 多维环境感知系统
集成硬件环境参数、软件环境参数及外部环境参数的三维感知网络,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工作参数的精准微调。在-40℃至85℃的宽温域测试中,系统仍能保持97.3%的调节精度。
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赋能产业升级
该专利技术已在中电华星多款主力产品中实现应用转化:
- 轨道交通领域:成功解决列车牵引系统瞬时功率波动难题
- 通信基建领域:为5G基站提供智能电力分配解决方案
- AI算力领域:开发出支持GPU集群的动态供电系统
- 工业控制领域:实现精密设备供电的纳米级波动控制
"这项专利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。"中电华星技术负责人田总表示,"我们正与多家战略客户合作,将技术延伸至新能源储能、航空航天等新领域,预计年内可形成2亿元规模的技术应用市场。"
随着新基建和智能制造战略的深入推进,中电华星此次专利突破不仅彰显了我国电源企业的创新实力,更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在"双碳"目标指引下,这项融合智能控制与节能优化的电源管理技术,必将为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**关于中电华星**
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专注高可靠电源解决方案25年,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市,产品通过UL、CE、EN50155等国际权威认证,累计为3000余家客户提供定制化电源服务,在轨道交通电源市场占有率连续七年保持行业前列。